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浏览:4984次    发布日期: 2024-02-19 16:57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省级以上传承人
1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2 花木兰传说 陈时云
3 盘古神话 王信卿
4 盘古神话  
5 白蛇闹许仙传说  
6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 孙止明
7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  
8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  
9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  
10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天仙配故事]  
11 柳毅的传说  
12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  
13 邵原创世神话群 翟钢炮
14 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曹家振、潘景娥
15 愚公移山传说  
16 赵氏孤儿传说  
17 大禹神话传说 教之忠
18 大禹神话传说 常松木
19 王莽撵刘秀传说  
20 王莽撵刘秀传说 王得水
21 王莽撵刘秀传说  
22 王莽撵刘秀传说  
23 王莽撵刘秀传说 刘邦项
24 灵宝黄帝传说  
25 黄帝传说 刘文学
26 黄帝传说  
27 葛天氏传说  
28 牛郎织女传说  
29 牛郎织女传说 许四妮
30 竹林七贤传说  
31 帝舜传说  
32 先蚕氏嫘祖的传说  
33 许由的传说 王金有、韩西林
34 潘安的传说 潘书林
35 河图洛书传说  
36 河图洛书传说 符建林、符少武
37 河图洛书传说 李书升
38 洛神的传说  
39 洛神的传说 赵振学
40 姜太公的传说 梁东成
41 韩湘子传说  
42 丁兰刻木传说  
43 张清丰孝道故事 唐孝方
44 王祥卧冰传说 王文广
45 杞人忧天传说 杨凤成
46 夸父神话  
47 神农传说  
48 伊尹传说 毕道亮
49 伊尹传说 张银国
50 范蠡传说  
51 老子传说 黄清华
52 韩愈传说  
53 玄奘传说  
54 列子传说  
55 列子传说  
56 列子传说  
57 列子传说  
58 妙善观音传说  
59 妙善观音传说  
60 吴道子传说 吴  娜
61 张良传说 杨国旗
62 马文升传说 马炎甫
63 钟繇传说  
64 陈实传说  
65 灯谜[安阳灯谜] 刘二安
66 传统儿歌[洛阳儿歌]  
67 白居易传说 靳  录
68 邵雍传说  
69 白朗起义传说 潘运明
70 岳飞传说 王波清
71 鬼谷子传说 杜学孔
72 仓颉传说  
73 何瑭传说  
74 樊哙传说 张祖功
75 许慎传说  
76 司马光砸缸故事  
77 亡羊补牢传说  
78 女娲传说  
79 朱仙镇木版年画 郭泰运、任鹤林、张继中、尹国全、张廷旭、朱永敬
80 黄河澄泥砚 王玲
81 黄河澄泥砚 李伟
82 黄河澄泥砚 王驰
83 黄河澄泥砚 李中献、游敏
84 黄河澄泥砚[存献澄泥砚] 刘存献
85 汴京灯笼张 张金汉、张俊涛
86 柘城李秀山泥塑 李秀山
87 泥塑[淮滨泥塑(小叫吹)] 郑金宇
88 泥塑[郸城泥塑] 张振福
89 泥塑[赵恩民泥塑] 赵恩民
90 泥塑[王忠富泥塑] 王忠富
91 泥塑(嵩山泥人刘 刘永占
92 李氏彩塑 李明甫
93 泥玩民居 康号彬
94 李氏祖传泥塑) 李鹏飞
95 农民画 连瑞卿
96 农民画 解振乾、袁宝华、曹凤山
97 虢州石砚 王治恩
98 秦氏绢艺 秦竹林、秦志胜、秦三杰
99 方城石猴 王忠义、王国庆
100 民间剪纸 杨仰溪、郭丽萍、王蓬草
101 民间剪纸 杨春枝、廉正义、郭东城、杨喜顺
102 民间剪纸 李爱荣
103 民间剪纸 任孟仓、焦从仙、朱秀云、刘灵巧
104 民间剪纸 李福才、陈子豪
105 民间剪纸 连德林
106 民间剪纸 张秀琴
107 民间剪纸 胡明
108 民间剪纸(孟津剪纸  
109 汤阴剪纸 袁小光
110 禹州剪纸 徐光豫
111 观堂剪纸 梁加付
112 信阳剪纸) 许  煦
113 卢氏木版年画 张德琰
114 滑县木版年画 韩清亮、韩建峰、耿建社
115 豫北木版神像画[小杨庄木版年画] 张同瑞
116 豫北木版神像画[刘氏木版年画] 刘怀京
117 木版年画(何氏木版年画 何东旭
118 周家口木版年画) 夏明月
119 洛阳宫灯 朱学愈、王福信
120 泥咕咕 王学锋、宋学海、柴秀建、王学仁、宋学芳、刘顺福
121 东岸桃核雕花工艺 刘海龙
122 桃核雕花工艺[桃符制作] 宋身海
123 重阳茱萸绛囊 张社
124 镇平玉雕工艺 仵海洲
125 汴绣工艺 王素花、程曼萍、韩玉琴、刘双凤、王玲
126 猴加官 魏义民
127 香包 张艳
128 香包 李德慧
129 面塑 李金诚、 李菊芳
130 面塑 曹顺兰
131 面塑  
132 面塑  
133 刘井薛氏石刻 薛永山
134 苏奇灯笼画 苏海亮
135 内黄李新张木板年画 李秋旺
136 清丰彩灯 黄东记
137 聂氏麦杆画 聂远征
138 顺店刺绣 康传珍
139 沈丘顾家馍 李敬伟
140 淮阳泥泥狗 许述章、房国富、许传科
141 黄河古陶 张连贤、王佩雨
142 传统糖塑[吹糖人] 马谦堂
143 传统糖塑[吹糖人] 马金乐
144 烙画 李  哲
145 烙画 曹艳红
146 烙画 王清山
147 烙画  
148 滕派蝶画 佟起来
149 登封木版年画 耿炳伦
150 黄石砚 袁向立
151 天坛砚(盘谷砚) 张许成、张书碧
152 刺绣[灵宝刺绣] 李雪层、张会琳
153 石雕[浚县石雕] 张雪英
154 许氏屋兽与砖雕 许家强
155 水晶雕刻 仵应文
156 古建筑彩绘[朱氏古建筑彩绘] 朱长存
157 砖雕  
158 石砚雕刻(会圣宫石砚雕刻) 孟金刚
159 木雕(员氏古沉木雕 员增荣
160 临颍木雕 梁俊锋
161 社旗木雕 陈风军
162 夏邑王氏木雕) 王思军
163 通草浮雕 陈  军
164 玉雕(南阳玉雕 吴元全
165 密玉俏色雕刻) 王冠军
166 叶雕(陈氏叶雕)  
167 布艺(镇平布艺编制 侯显珍
168 浚县万福虎 黄贵莲
169 鹿邑虎头鞋虎头帽) 赵学荣
170 竹编(洛宁竹编) 张永杰
171 麦秆剪贴(清丰刘氏麦秆画  
172 汝南麦草画) 袁月英
173 板头曲 宋光生、张家华
174 中州筝派 曹桂芬
175 筹音乐 张大彪、张善坤
176 筹音乐  
177 司马懿得胜鼓 杨成祖、杨文清
178 超化吹歌 王国卿、宋俊忠
179 唢呐 贺德义、李金海、李会来、杜松保、马建设
180 唢呐(翟氏唢呐 翟土成
181 韩店唢呐 褚金德
182 河洛响器)  
183 大铜器 李孝斋、李得坤
184 大铜器 赵尊奎、刘青云
185 大铜器 邱宝军、薛宗锋
186 大铜器(嵩县大铜器) 齐尚战
187 开封盘鼓 刘震、王国海
188 锣鼓艺术(丝弦锣鼓) 彭帮廉
189 武陟盘鼓 詹景录、张随良
190 官会响锣 王金亮、李文模
191 轧琴 郭九洲
192 信阳民歌 陈卉、王平安、付大坤、石体洁
193 信阳民歌(商城民歌) 王景堂
194 郑王词曲 安海兴、李国营、邓宏礼
195 西坪民歌 魏秀菊、袁香华、包训刚
196 武德镇抬鼓 程保臣、黄占利
197 洛阳海神乐 郭红运
198 黄河号子 李富中
199 [土硪号子]  
200 [黄河河工号子]  
201 [卢氏劳号]  
202 [黄河豫门号子]  
203 [黄河打硪号子]  
204 [硪工号子] 闫锡禄
205 [黄河船工号子] 张庆通
206 黄河号子 崔鸿飞
207 黄河号子  
208 中州大鼓 李星光
209 大相国寺梵乐 释隆江
210 小咚鼓艺术  
211 小咚鼓[东同古小鼓] 张致用
212 啸乐(口哨音乐) 王明磊
213 杨韩村乡唱秧歌 陈留义
214 桐柏山歌 程立显、罗静、成延强
215 淅川锣鼓曲 张守君
216 锣鼓十八番 毕振钛
217 沙河船工号子 石金江
218 丹江号子  
219 十盘 姚富民
220 十盘 李现有
221 原武盘鼓 杜学仁
222 八音楼子  
223 古琴艺术[中州派] 丁纪园
224 道教音乐  
225 开封鼓子曲 马肖圣
226 火龙舞 郝同周、王蒙玲
227 苏家作龙凤灯 毋启富、毋满仓、毋战斗
228 高抬火轿 刘全智、张生明、卫平均
229 齐天圣鼓 左昌义
230 齐天圣鼓[大圣鼓] 周三保
231 回民秧歌 李宗峰
232 大仵民间舞蹈 邵振山、王国明
233 跑帷子 侯俊
234 花挑舞 王怀兰、高友贵
235 艾庄铜器舞 王青木、王福成
236 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 王铁娃、王建良、王新平
237 豫西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李金土、李京王
238 麒麟舞 张树荣、宋长、孔令温
239 麒麟舞 冯敏义、韩志勇、韩世营
240 火绫子(商城杈伞舞) 刘世巨、李家财、李玉海、黄瑞英
241 火绫子[火淋子]  
242 双人旱船舞 郭龙安
243 沈丘回族文狮舞 李大志、李道海、马新建、马义成
244 内乡县衙春节岁时节令“打春牛”  
245 卧拐秧歌 齐同保
246 九连灯 王汉宾
247 曹屯排鼓 张德宽
248 鱼灯花社舞 王海彬
249 吕村战鼓舞 南太生、魏焕林
250 金龟舞 王元成、王金贵
251 马皮舞 杜生忠
252 独脚舞[独腿高跷]  
253 独脚舞[民间社火独脚舞] 付占君
254 踢棒槌  
255 小冀背桩 贾文汉
256 小宋佛高跷 张福利、张德运
257 虎舞 郑小永、王建华、郝小银
258 耍老虎[常家武虎]  
259 耍老虎[小尚虎舞] 张红波
260 耍老虎[言状老虎] 成文生
261 哼小车 白菊新
262 莲花灯舞(荷花灯舞) 张应周、张庭树
263 双狮舞 何保刚
264 王家热锣鼓 王永宽
265 云彩灯 张轩
266 庆丰花鼓舞 赵明亮
267 扑蝶舞 李现金、李家琳
268 扑蝶舞(放蝶舞) 严英宝
269 项城肘阁 郭宝玉
270 肘阁[宁陵肘歌]  
271 肘阁(石固肘阁) 吴中信
272 西平鱼灯 邵伯亚
273 龙舞[南乐西街龙舞] 杨贵雨
274 龙舞[狮龙斗蛛舞] 库留朝
275 龙舞[五彩纸龙] 杜献书、黄东记
276 龙舞[铁花火龙] 刘洪恩
277 龙舞[麦杆龙] 刘付庆
278 龙舞(青龙舞  
279 板凳龙)  
280 九莲灯 申敏华
281 竹马舞[三家村竹马舞]  
282 竹马舞[常平对子马] 史红旗
283 竹马舞[苏羊竹马] 罗怀林
284 竹马舞[朗公庙竹马]  
285 竹马舞(民权竹马舞) 崔本县
286 霸王鞭(花棍舞) 杨松林
287 霸王鞭(花棍舞) 董海彬
288 担经挑 杨偏
289 担经挑 宋秀梅
290 担经挑  
291 抬阁[东蔡庄高抬“故事”] 于清利
292 抬阁[崇阳垛子] 苗永民
293 抬阁[五柳集抬阁]  
294 抬阁(曲沟抬阁 张永顺
295 王店大装、 丁保全
296 高装故事) 秦大周
297 登封闹阁  
298 柳位高跷 焦长明
299 花伞舞[商城花伞舞] 樊恩荣
300 狮舞[五花营狮子舞] 张合群
301 狮舞(惠济桥狮舞 吴利敏
302 孟庄狮舞  
303 窦氏武狮子) 窦忠高
304 南席老虎舞 宋长山
305 弓子锣舞 王振超
306 独杆跳 申国平
307 背装(旧县背装 周进道
308 社旗背装)  
309 秧歌(善堂老秧歌) 陈  亮
310 砖井狮虎舞 陈  领
311 鸡毛人逗蟾舞  
312 武驴  
313 鲤鱼闹莲  
314 豫剧 马金凤、张宝英、虎美玲、吴碧波、贾廷聚、李树建、张梅贞、王冠君、冯占顺、郭惠兰、王素君、关灵凤、李献民、刘伯玲、刘忠河、陈小香、黄爱菊、王惠
315 曲剧 马骐、王秀铃、高桂枝、牛长鑫、海连池、张秋兰、刘青
316 曲剧(洛阳曲子) 刘联合
317 曲剧(汝州曲剧) 杜书安
318 越调 何全志、申小梅
319 越调 毛爱莲、袁秀莲
320 越调 丁云彬
321 越调 王付春
322 越调 郭宝霞
323 越调 徐爱峰
324 大弦戏 韩庆山、宋自武、常瑞忠
325 大弦戏 戴建平、姚继春、丁改玲
326 罗卷戏 郑志武、孙三民
327 罗卷戏 刘怀明、李清华、刘敬仁、刘长科
328 罗卷戏 肖随芝、刘忠然
329 罗卷戏 王计礼
330 罗卷戏 赫纪明、娄渊珍、赫敬修、赫相记
331 罗卷戏 王学彦、王荣焕
332 罗卷戏 付章考
333 目连戏 张占良、贺书各、贺永波
334 目连戏  
335 道情 朱锡梅、张天印
336 宛梆 周成顺、程建坤、李建海、刘铁民、范应龙
337 四平调 邹爱琴、拜金荣、付梅
338 四平调 崔太先、张绪斌、王守达
339 大平调 张相彬、宛九凤、牛艳霞
340 大平调 魏守现、王素爱、黄高飞
341 大平调 杜学周、曹秀芝
342 大平调 张玉琴、李德平
343 大平调  
344 皮影戏 索辛酉、索武酉
345 皮影戏 陈光辉、陈秀训
346 皮影戏 岳秀良、彭大义
347 皮影戏 吕心海、吕心哲
348 皮影戏 秦彦然
349 皮影戏[白堽皮影戏] 关景新
350 皮影戏[皮影戏] 杜光金
351 皮影戏 任长明
352 皮影戏 孟广新
353 杠天神 刘敬州
354 怀梆 赵玉清、郭全仁、杨占祥、张素礼、孙国成
355 怀梆 冯来喜
356 怀梆 原树武
357 怀梆 丁家祥
358 怀梆  
359 怀梆 冯三刚
360 清丰柳子戏 常银良、杨香玉、王庆田、张瑞琴
361 河阳花鼓戏 王启民、张清富
362 二股弦 丁瑞魁[曾用名丁长胜]、任全
363 光山花鼓戏 魏桂香、李德英
364 淮调 孙国际、王玉霞
365 扁担戏 孙清香
366 扬高戏 李超伦、卫育斌
367 二夹弦 田爱云、娄素霞
368 二夹弦 俎书献
369 二夹弦 彭素鸾、韩占军
370 二夹弦  
371 二夹弦[西华笙簧二夹弦] 王克禹
372 二夹弦 王爱英、王随群
373 二夹弦 郭静芳
374 二夹弦 赵国武
375 二夹弦 毋启凡
376 落腔 袁章考 、袁现英
377 落腔 张明
378 落腔 杜印生、王广太
379 落腔 苏万清、裴希合、王夏勋
380 落腔 李尽轻、李同印
381 落腔  
382 木偶戏  
383 木偶戏  
384 木偶戏 李学武
385 木偶戏 张春海
386 木偶戏 朱西林
387 木偶戏 袁有恩
388 木偶戏 吴培中
389 木偶戏[蔡村提偶]  
390 大辫戏 宋玉贵、黄长路
391 南乐五腔调 任新兆、连振京
392 四股弦(五调腔) 冯玉书
393 四股弦(五调腔) 刘学功、刘学云
394 四股弦(五调腔) 张平安
395 四股弦  
396 枣梆 韩合银、蔡社会、刘灿刚
397 枣梆 李兴灵、汪怀彬
398 汉剧 杨秋轩
399 汉剧[二簧戏] 娄国强
400 汉剧[庞庄二簧戏]  
401 花鼓戏 胡茂显
402 商城花篮戏 林学文、陈天明
403 坠剧(坠子戏) 张存钱
404 坠剧(坠子戏) 吴森、吴艳萍
405 坠剧 王四群
406 柳琴戏 况素真、陈淑云
407 嗨子戏(耍孩儿) 贺良才
408 蒲剧(灵宝蒲剧 陈党玉
409 嗨子戏  
410 陕州梆子) 任建民
411 地灯戏 扶廷芝
412 河洛大鼓 陆四辈、彭爱香、尚继业、王太平、张怀生、李明治
413 河洛大鼓  
414 河洛大鼓 郝总善
415 河南坠子 刘宗琴、宋爱华、党志刚、陈胜利、杨庆林、陈梅生、胡润芝、时龙云、赵玉萍
416 河南坠子  
417 河南坠子 吴桂莲
418 王屋琴书 刘天杰、周观世
419 灶书 郭永铎
420 丝弦道 万鸿藻
421 锣鼓书 王小丑、赵邦性
422 三弦书 雷恩久、姬玉香
423 三弦书[仪封三弦书] 刘景付、刘百恩
424 三弦书[三弦铰子书] 王孝章
425 大调曲子 阎天民、黄天锡、李长溪
426 大鼓书(鼓词) 李国全
427 大鼓书(鼓词) 卢国华、孙明学、吴恒辉
428 大鼓书(鼓词) 李久义
429 大鼓书(鼓词) 冯国
430 大鼓书(鼓词) 张虎山
431 大鼓书(鼓词) 张德祥
432 大鼓书(鼓词)[鼓儿哼] 高同祥
433 大鼓书(鼓词)[郸城大鼓] 张德志
434 大鼓书 桂永烈
435 永城大铙 蒋平、王玉玺
436 豫东琴书  
437 豫东琴书 朱云阁、王保聚
438 豫东琴书[清音] 孙秀英
439 蛤蟆嗡 闫生俊
440 渔鼓道情 赵平
441 渔鼓道情  
442 渔鼓道情 陈素枝
443 渔鼓道情  
444 渔鼓道情  
445 渔鼓道情(郸城道情筒) 杨贵荣
446 画锅 杨宝璋
447 新野槐书  
448 心意六合拳 吕延芝、李洳波、吕单良
449 心意六合拳 买西山、买  威
450 心意六合拳 马雷石
451 心意六合拳 杜长坤
452 八极拳 马德行、马优属
453 苌家拳 苌红军、陈万里、苌松华
454 少林功夫 释永信、释行慈、释延王
455 太极拳 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陈正雷、陈小星、陈庆州、陈照森、陈沛菊
456 太极拳[和式太极拳] 和有禄
457 东北庄杂技 乔天福
458 石锁 沈少三、郭宝光
459 黄派查拳  
460 查拳 陈金鹰
461 查拳 李新建
462 通背拳(通臂拳)  
463 通背拳(通臂拳)  
464 通背拳(通臂拳) 宋祥德
465 梅花拳 杨彦明
466 梅花拳 雷怀玉
467 梅花拳[闫村梅花拳]  
468 梅花拳[梅花拳]  
469 小尚炮捶(炮拳) 张西方
470 猴艺 赵增举
471 圣门莲花拳 程守业
472 六道大方地棋  
473 六道大方地棋  
474 两仪拳 段保华
475 余家杂技 余帅
476 岳家拳 路全振
477 南无拳 刘成庄
478 子路八卦拳(白拳) 张济勇
479 回族七式拳 马炳君
480 阴阳八卦拳 张治远
481 马坡八卦掌 张贵元
482 太乙拳 张勋华
483 杨家枪 关固申
484 摔跤[沈氏摔跤] 沈少三
485 梅庄马戏 梅留青
486 赵庄魔术 王献坡
487 转秋[孙氏十六挂转秋] 孙鑫
488 中原民间游戏  
489 嵩山内养功法 释德建
490 奇士拳 杨  栋
491 大洪拳 张传举
492 忠义门拳  
493 杜康酿酒工艺  
494 杜康酿酒工艺 张献敏
495 钧瓷烧制技艺 杨志、任星航、孔相卿、刘建军、晋佩璋、苗长强、王金合、杨晓锋、晋晓瞳、孔春生、周松建、李欣营、卢三、杨廷玺、李建峰、卢俊岭
496 钧瓷烧制技艺(神前唐钧烧制技艺) 李俊锋
497 棠溪宝剑铸造工艺 高庆民
498 汝瓷烧制技艺 朱文立、孟玉松、李庭怀、韩琴、赵志强、张玉凤、王振芳
499 汝瓷烧制技艺 王君子、马聚魁、王国奇
500 唐三彩 高水旺、高顺旺
501 太平车制作技艺  
502 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 李国顺
503 武陟油茶制作技艺 古天德、郭宏禄
504 宝丰酒酿造工艺 卢振营
505 茂家红酒酿制技艺(状元红) 王相录、王传学
506 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 周祖宏
507 北宋官瓷烧制技艺 何浩庄、王振宇、高华志
508 长垣烹饪技艺 侯瑞轩、吕长海、徐书振、李志顺
509 洛阳水席 姚炎立、裴五江
510 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 何金华、卜百顺
511 开封马豫兴桶子鸡 高洪祥、冯龙云
512 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 王俊玲
513 柿树栽培柿饼制作技艺 李全陵
514 麻纸制作技艺(手工造纸) 黄保灵
515 手工造纸技艺[白棉纸制作技艺]  
516 手工造纸技艺(东高高氏古法造纸技艺)  
517 葛记焖饼制作技艺 葛永志
518 义兴牌匾制作技艺 芦治章
519 秋油腐乳制作技艺 程玉凤
520 洧川豆腐制作技艺 丁红勋
521 朱仙镇五香豆腐干制作技艺 王玉群
522 制鼓技艺 陈义超
523 制鼓技艺 乔伯文
524 小街锅贴制作技艺 刘永康
525 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  
526 万古文盛馆羊肉卤制作技艺 王洪标
527 郑家老粉坊粉皮制作技艺  
528 柏山缸制作技艺  
529 清化竹器制作技艺  
530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 柴战柱
531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 李文献
532 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 刘栋梁
533 上庄姜种植与加工 刘恩秀
534 黑陶制作技艺 王正成、王正龙
535 黑陶烧制技艺  
536 黑陶烧制技艺 张  辉
537 怀府闹汤驴肉制作技艺 董国庆
538 闹汤驴肉制作技艺  
539 王五辈壮馍制作工艺 王志花
540 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技艺 于发科
541 董村木杆称制作技艺 赵群智、陈学增
542 长葛绒制作技艺 孙新年
543 传统棚口扎制技艺 段木子
544 sha汤 任峰
545 宋河酒传统酿制技艺 李绍亮
546 张弓酒传统酿制技艺 孙西玉
547 毛笔制作技艺[汝阳刘毛笔] 刘好勤
548 毛笔制作技艺[杨集毛笔] 白留生
549 毛笔制作技艺[刘腾龙毛笔制作技艺] 刘兰亭
550 毛笔制作技艺[郭氏毛笔制作工艺]  
551 毛笔制作技艺(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 李修玉
552 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张大伟
553 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义兴长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荣华玲
554 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朱氏石磨香油制作技艺]  
555 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朱杰
556 地坑院营造技艺 王四虎
557 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 高群生、杨凤花
558 邓城叶氏猪蹄制作技艺 叶中合
559 道口烧鸡制作技艺 张存有、张中海
560 阮制作技艺 刘书堂
561 笙制作技艺 毛智元
562 中原棉纺织技艺[老粗布织作技艺] 秦素军
563 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 陈小团
564 中原棉布印染技艺[捶草印花技艺] 朱秀云
565 中原棉布印染技艺[棉布豆花印染技艺] 刘汉忠
566 中原养蚕织绸技艺[拐河丝绸织作技艺] 李京太
567 中原养蚕织绸技艺[鲁山绸织作技艺] 岳石头、黄天喜
568 装裱修复技艺 张玉玲、靳凤枝、甘岚、苏林
569 装裱修复技艺 吴天放
570 金属捶锻工艺 王书品
571 金属捶锻工艺(嵩阳宝剑锻造技艺) 曹延朝
572 金属捶锻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  
573 合伯宝剑煅造技艺  
574 青铜器制作技艺[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 方长站
575 金镶玉制作技艺[郏县李氏金镶玉工艺] 李建立
576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 李景洲
577 布鞋手工制作技艺[毛底布鞋手工制作技艺] 黄建华
578 浚县木旋玩具制作技艺 王学军
579 卢仝煎茶技艺 李菊月
580 大周黄蜡制作技艺 杨旗
581 醋酿造技艺[米醋制作技艺] 禹朝哲
582 醋酿造技艺[王勿桥醋手工制作技艺] 李志业
583 酱菜腌制技艺[大有丰酱菜腌制技艺 刘德运
584 酱菜腌制技艺[三园斋味合酱菜腌制技艺] 苏永明
585 酱菜腌制技艺[莫家酱菜培制技艺] 莫新刚
586 酱菜腌制(井店西瓜豆瓣酱制作技艺) 李建军
587 酒酿造技艺[大湖九河黄酒酿造技艺] 王洪有
588 酒酿造技艺[黄酒酿造技艺]  
589 酒酿造技艺[赊店老酒酿造技艺] 陈新建
590 酒酿造技艺[王氏烧酒酿造技艺] 王书占
591 酒酿造技艺(怀帮黄酒酿造技艺) 丁向峰
592 酒酿造技艺(长垣酎酒酿造技艺) 谢林相
593 牛羊肉烹制技艺[沙家品味来五香牛肉制作技艺] 沙永亮
594 牛羊肉烹制技艺[何记牛肉制作技艺]  
595 荥阳霜糖(柿霜糖)制作技艺 李保法
596 大槽油制作技艺 刘心建
597 中原烹饪技艺(豫菜) 陈进长
598 蔡记蒸饺 蔡武顺
599 荥阳河阴石榴栽培技艺 刘永朝
600 古琴斫制技艺  
601 古琴斫制技艺 孙海明
602 坠胡制作技艺(王氏坠胡制作技艺) 王凤银
603 板胡制作技艺 鲁瑞广
604 高浮雕传拓技艺 李仁清
605 传统香制作技艺(耿氏香制作技艺) 耿发旺
606 风筝制作技艺(宋室风筝) 宋天亨
607 花生糕制作技艺(凤鸣斋花生糕制作技艺)  
608 金银器制作技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 王亚强
609 鲁山花瓷制作技艺 梅国建
610 腐竹制作技艺(大槐林腐竹制作技艺 陈章红
611 河街腐竹制作技艺) 刘志杰
612 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 张卫国
613 淀粉食品制作技艺(马氏懒渣)  
614 耗辣椒制作技艺  
615 禽蛋加工技艺(陕州糟蛋  
616 缠丝鸡蛋) 王建平
617 档发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郑有全
618 沈丘青三彩烧制技艺 胡金贵
619 巩县窑陶瓷烧制技艺 徐天佑
620 大刀面(齐氏大刀面)  
621 古代青铜器传统修复技艺 王  琛
622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孙树武、李成杰、康明轩
623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 朱清山、师金安、李永顺、王玉寨
624 洛阳正骨 郭维淮、郭艳锦、郭芫沅、鲍铁周、毛书歌、杨耀洲、郭艳幸
625 针灸铜人  
626 刘陈铺齐氏骨科 齐来祥
627 象庄秦氏妇科 秦月好、秦彩霞、秦杰平
628 象庄秦氏妇科  
629 象庄秦氏妇科  
630 传统膏药[黄氏膏药] 苑勇敢
631 传统膏药[黄塔膏药] 明新仕
632 传统膏药[明氏正骨膏药] 明广智
633 传统膏药[杨氏沙园膏药] 百国文
634 传统膏药[济世堂李占标膏药] 李陈版      
635 传统膏药[聂麟郊膏药] 聂树信
636 传统膏药(李氏膏药) 李现杰
637 传统膏药(姚家膏药)  
638 柳位同裕堂陈氏传统骨病疗法(柳位陈钞骨科) 陈钞
639 黑虎丸 毛如贤
640 合水张氏正骨 张宗顺、张传良
641 烧伤疗法[黄家烧伤药膜] 黄学光
642 烧伤疗法[烧伤自然疗法与自然烧伤膏] 肖建勋
643 烧伤疗法[潘氏烧伤传统疗法] 潘立相
644 口腔咽喉疾病疗法[张氏喉科]  
645 口腔咽喉疾病疗法[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 周瑞
646 口腔咽喉疾病疗法[纯德堂口疮散] 杨金平
647 口腔咽喉疾病疗法[杜氏口疮治疗技法] 杜世奎
648 口腔咽喉疾病疗法[杨氏珍珠散治疗口疮技艺] 杨守太
649 中医正骨疗法[快庄李氏中医正骨] 李好勤
650 中医正骨疗法[刘氏正骨]  
651 中医正骨疗法[陈氏正骨]  
652 中医正骨疗法[杨家正骨疗法]  
653 中医正骨疗法(鸭李正骨) 董爱香
654 中医正骨疗法(后河张氏正骨) 张青栋
655 中医外科[张八卦中医外科] 李坤恒
656 中医外科[世医堂中医外科] 王道凯
657 中医外科[买氏中医外治疗法] 买建修
658 中医外科(宋氏中医外科) 宋兆普
659 中医外科(众度堂中医外科疗法) 陈建鹏
660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 张聪敏
661 针灸[贵氏针灸] 贵永坤
662 针灸(石氏中医针灸)  
663 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症疗法 毛顺卿
664 李氏眼药 李桂新
665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 毛建斌
666 李楼李八先生妇科 李守惠
667 陈氏痘疹伤寒疗法 陈金州
668 董氏中医痹症疗法 董星河
669 李氏中医精神病疗法  
670 传统中医骨病疗法(长垣单寨骨科) 李爱甫
671 史家中医药组方 王长荣
672 黄氏经络五行调法 黄兴广
673 张氏耳病针灸疗法  
674 伏羲太昊陵祭典  
675 浚县正月古庙会  
676 老子生日祭典 李文德
677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678 洛阳关林朝圣大典  
679 嫘祖祭典  
680 火神祭祀  
681 中岳古庙会  
682 医圣张仲景祭祀  
683 卫辉比干祭典 赵广庆、随根留、徐永志
684 “重阳节”民俗  
685 八卦符号文化  
686 洛阳牡丹栽培技艺  
687 周易文化  
688 百泉药会  
689 禹州药会 朱清山
690 地坑院民俗 关邦群
691 新密溱洧婚俗  
692 摸摸会  
693 中原古荥汉族丧葬习俗  
694 道口正月古庙会  
695 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展会 马金土、马土金、张相宸
696 火神祭祀(武陟行水)  
697 火神祭祀(滑县半朝銮驾)  
698 高王庙会  
699 二仙庙会  
700 张曹庙会 肖学顺
701 杜寨书会  
702 升旗打酒火 吴原启
703 黄龙日盘八卦历 闫道原
704 青龙宫庙会及祈雨习俗 毛小路
705 六月送羊  
706 灵山庙会  
707 新郑大枣习俗与砑枣技艺 陈谟林
708 九流渡添仓会 张文祥
709 王海鳌山灯会 段志文、段忠相
710 仓颉庙会  
711 老君山庙会  
712 上巳节  
713 薛氏宗祠祭祖仪式  
714 大营社火 蔡结绪
715 浚县民间社火 孙书林
716 打铁花 杨建军
717 马街书会  
718 东西常骂社火 张生治、屈思公
719 中原传统婚俗(嵩山婚俗  
720 宁陵大搬亲)  
721 中原民居营造习俗 王保定
722 中原民居营造习俗  
723 民间信俗(香山妙善观音信俗)  
724 农历二十四节气  
725 农历二十四节气  
726 农历二十四节气  
727 邘新社亲 赵长礼
728 六月六节俗(舞阳烙焦馍)